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蚕食加沙”:以色列的领土野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20:01:00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3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边境,以色列士兵查看加沙地带被毁的建筑物。(视觉中国/图)

2025年8月9日晚,位于特拉维夫的以国防军总部前,涌动着超过10万人的抗议人潮。人们手持火炬,高举“反对种族灭绝”“结束可怕的战争”“让他们立刻回家”等标语,抗议以军接管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计划,要求迅速结束在加沙地带的战争。

这是自加沙战争爆发22个月以来,以色列国内规模最大的反战示威。

中国留学生李显站在抗议人群外围,心情复杂。在特拉维夫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的他,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感受日益深刻。“虽然每天看到网上关于冲突的争论很多,但看到这样大规模的抗议,仍然感到很震惊。”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生活在约旦河西岸的陈峰则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当地偶尔发生的抗议活动,对陈峰的工作和生活没有造成影响。“他们就是抗议,很少使用暴力,持续时间不长。”

然而,这种区域性平静并未缓解整体冲突。为执行占领行动,以政府拟征召数万预备役士兵,使总动员兵力达43万人。

李显住的宿舍楼里,有好几个以色列同学这学期休学被征召入伍了。在抗议现场,许多家庭分发拒征传单,并在墙上涂满“不为占领送死”的口号。

这种撕裂性的呐喊,把冲突推向更深的分裂与未知。

全面控制加沙城计划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3日,也门萨那,萨那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举行示威活动,抗议以色列并声援加沙地带人民。(视觉中国/图)

“我们致力于将加沙从这些恐怖分子的暴政中解放出来。”

2025年8月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视频讲话。他证实已决定全面占领加沙地带,包括在据信扣押人质的地区采取军事行动。

这一决定,标志着持续22个月的加沙冲突进入全新阶段。

几天后的8月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安全内阁已批准一项控制加沙城的计划,作为全面占领加沙地带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该计划预计迫使多达一百万巴勒斯坦人向加沙南部迁移。

新华网消息,该计划争议巨大,安全内阁会议上各方爆发了激烈争吵,历经超过十小时的磋商,才批准了当前版本的“接管加沙城”计划,并通过了结束加沙地带冲突的5个原则。

就在以总理办公室发布声明的当天,以军继续在加沙地带多地展开军事行动。以色列国防军当日宣布在加沙地带打死了哈马斯拜特哈嫩营的副指挥官,以及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加沙城旅反坦克导弹部队的指挥官。

在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振杰看来,虽然以军通过大规模清缴行动清除了哈马斯诸多高层,沉重打击了哈马斯有生力量,但若以色列始终不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反而持续以武力打击和非法占领的方式推进行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他判断,以执迷不悟地使用强硬手段,只会不断激化民族矛盾,催生更深的仇恨,不仅会为哈马斯的复活与再次壮大提供土壤,甚至可能催生出更多新的反以力量。

此外,以军战机、炮兵部队继续打击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和武器库,以军第36师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展开清剿行动,摧毁地下设施、武器库及武装人员据点。

与政府军事策略相左的是,8月9日晚,数十万以色列民众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国防军总部前,举行大规模游行集会,抗议以军接管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计划,要求迅速结束在加沙地带的战争。

抗议人群围绕以军总部所在街区游行,呼喊口号,要求迅速在加沙地带停火,与哈马斯达成停火换人协议,让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

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部分反对者是被扣押人员的家属、亲友以及一些左翼政党。他们担忧若战事持续,人质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继续开展军事行动持反对态度。

“另一部分反对声音来自以色列军方。”王晋表示,在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下,深入加沙地带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区域作战,往往会演变为治安战,前线作战人员面临巨大伤亡风险,因此军方对持续作战持反对态度。

谁来接管?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2日,以色列南部加沙边境附近,以色列装甲车。(视觉中国/图)

8月10日,内塔尼亚胡在记者会上,用手指向屏幕中的加沙地带地图。红色标记已覆盖加沙75%区域,而剩下的25%被情报部门标注为“黑色地带”。

他还披露了在加沙开展军事行动的更多细节。据新华社消息,哈马斯在加沙城和位于马瓦西一带的中部难民营内,建立了两个主要据点。以色列安全内阁已下令以军“拆除”两个剩余哈马斯据点。

内塔尼亚胡称,这是“快速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但他没有给出军事行动的具体时间表,称将“在较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部分军方高层和防务官员对“接管加沙城”持不同意见。但内塔尼亚胡强调,重大决策由政治领导层和内阁决定,“以色列是一个拥有军队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由军队主导的国家”。

在李振杰分析看来,以军若要完全控制加沙城,需持续投入海量兵力,对哈马斯构建的地下网络进行彻底清剿,同时还需长期应对无处不在的城市游击战。这种持续作战不仅会造成以军军力持续损耗,更可能因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以色列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进而对其经济贸易造成破坏性冲击。

“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内部在加沙军事行动上一直存在分歧。”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此次内塔尼亚胡明确要全面占领或控制加沙,与最初有限军事行动、实现加沙去军事化的目标相比,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这会带来新的分歧和矛盾,对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产生一定影响。

李振杰认为,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极高的实施难度与不确定性。以军政系统之间的“分裂”更让这种难度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目前,以军方对政治指令的质疑已走向公开化。李振杰表示,这种内部分歧极有可能导致战场指令传递延迟,或是在执行环节出现效果打折的问题。

央视网报道称,内塔尼亚胡当天还谈及加沙地带的战后管理问题。他称,以色列已经为战后管理加沙的“过渡当局”选定了“几名候选人”,但拒绝将加沙治理权移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并强调在任何战后计划中,解除哈马斯武装都是第一位的。

“以色列当前既不信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也不信任哈马斯。”王晋表示,以色列认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没有能力重新管控加沙地带。原因在于其目前无法返回加沙,即便返回也难以被当地民众接纳。且其自身大本营所在的约旦河西岸部分区域都难以完全掌控,更不用说管控加沙地带。

此外,以色列还提出将其交由“阿拉伯力量”接管。但这一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集体抵制。

邹志强表示,以仅模糊提出交给阿拉伯力量,这种做法不能排除加沙陷入武装割据状态的可能。因为以色列的设想与巴勒斯坦、加沙及阿拉伯国家存在根本矛盾,移除当地治理权威且不接受任何一方接管,会导致治理混乱,可能出现帮派化等更混乱的情况。

“巴勒斯坦问题容易成为阿拉伯国家国内反对派攻击现政府的借口。”王晋表示,不少民众上街批评政府 “不帮助巴勒斯坦人”,其真实目的往往是推翻现政府,而非真正为巴勒斯坦人争取权益,这无疑让阿拉伯国家陷入了尴尬境地。

李振杰判断,如果这种治理真空状态持续下去,加沙极有可能走向“索马里化”,普通民众为求生存不得不依附各类武装团伙,进而让暴力结构不断固化。

“接管加沙城的决定是与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拒绝妥协的情况下作出的。”内塔尼亚胡表示,哈马斯提出的包括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等条件,是任何负责任政府都不会接受的“投降条件”,“唯一能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员的办法”,就是“彻底消灭哈马斯”。

在邹志强看来,以色列全面控制加沙计划的核心矛盾,在于其追求绝对安全与现实治理挑战及国际法制约之间的冲突。他表示,以色列有可能实现解除哈马斯武装的目标,但不太可能完全依靠自身武力清除哈马斯,最终还需其他方案。

当天,哈马斯也发表声明回应称,确保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生命安全的唯一途径,是停止侵略并达成协议,而非继续轰炸和围困。

声明还说,内塔尼亚胡的言论企图为其政府和军队开脱。以方声称运送了大量援助物资,这与加沙地带持续的严重饥荒相矛盾。巴以双方曾距离达成协议仅一步之遥,但内塔尼亚胡退出了最后一轮谈判。

8月10日,哈马斯发表另一份声明,称目前每天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仅是人道主义需求“海洋中的一滴水”,而空投物资的行动是带有严重风险的宣传操作,威胁平民生命安全,无法替代陆地边境开放。

哈马斯表示,美国政府是“饥饿战争与种族灭绝的同谋”,为以色列提供政治和军事掩护。

“若要求哈马斯在世界上彻底消失、不留痕迹,这在现实中几乎无法实现。”王晋表示,如果是将其打击至活跃度大幅降低,使其无法在加沙地带发挥主要影响力,这种目标则极有可能达成。

冲突下的人道危机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2日,加沙地带加沙城,以色列军队袭击泽图恩社区后,巴勒斯坦居民带着随身物品前往安全区域。(视觉中国/图)

8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以色列的封锁使加沙地带民众陷入饥饿和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也在上升。

“7月,加沙地带有近1.2万名五岁以下儿童被确诊为急性营养不良,这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月度数字。”此外,由于过度拥挤、供水和卫生条件恶化,加沙地带疾病蔓延,严重影响当地婴幼儿健康,疑似脑膜炎等病例显著增加。

持续的战火,让加沙地带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流离失所者不仅缺少食物和水源,现在还面临着热浪带来的高温困扰,炎热和干旱让生活更加艰难。

在临时营地里,由塑料和布料拼凑的帐篷在烈日下变成蒸笼,内部温度远超40摄氏度。流离失所者用纸板扇风,汗水浸透了衣衫。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他们就像被困在烤箱里。

据央视新闻报道,奈达的三个孩子身上长满痱子和溃疡,抓挠留下的血痕在高温下更易感染。“我的儿子全身奇痒无比,已经抓伤了自己。我们没有任何药膏,即便有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需要逃离这个炎热的环境。”这位母亲在镜头前绝望地说。

为了一桶饮用水,奈达必须凌晨三点起床排队。“我恳求他们看在我孩子的份儿上,给我一些水吧,哪怕一滴也行。”她每天重复这样的乞求。

高温让水源更加稀缺,清洁身体成为奢侈,疾病在人群中悄然蔓延。

在加沙北部,一条被当地人称为“死亡走廊”的道路上,每天上演着生存的博弈。成千上万的人徒步穿越15-20公里布满弹坑和废墟的路途,只为到达齐基姆口岸——加沙北部唯一的援助入口。

如今在饥荒的情况下,加沙人把面粉视为“白金”。央视新闻消息,自2025年5月下旬以来,在援助分发点已有165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1.18万人受伤。

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发出警告,加沙整体医疗状况已呈“灾难性”。目前仅有半数的医院和38%的初级医疗中心部分运作,个别医院的床位使用率高达300%。

在生存危机之上,新的威胁已然降临。

8月10日,联合国负责欧洲、中亚和美洲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就加沙最新局势举行的紧急会议上指出,以色列政府决定军事“接管加沙”可能引发冲突的又一可怕篇章。

他重申,加沙武装冲突乃至更广泛的巴以冲突,没有军事解决方案。若不结束以色列非法占领、不实现可行的两国方案,就不会有可持续的解决之道。

王晋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建立以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为主体,以东耶撒冷为核心的巴勒斯坦独立国家,这一 “两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目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他表示,以色列的阻碍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大的难题在于巴勒斯坦派系内部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源于以色列的内部政治,也源于巴勒斯坦内部派系之间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家族、地域层面的竞争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邹志强则认为,内塔尼亚胡早就多次公开表示反对 “两国方案”,可以说他已彻底放弃。当前以色列全面占领和控制加沙,是其放弃 “两国方案”、建立“大以色列”、追求绝对控制甚至扩大领土范围的其中一步。

他表示,这不仅限于加沙,未来约旦河西岸也可能面临类似情况,以色列可能扶植当地家族或部落从巴勒斯坦内部独立,再以自愿或声明形式加入以色列等。

冲突的阴影早已笼罩到更广的范围。生活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华人陈依英,经营着一家小工艺品店。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耶路撒冷相对平静,但谁也不知道战争会不会扩大。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游客少了很多。”陈依英看到新闻报道特拉维夫的大规模抗议和加沙的惨状,她只能祈祷局势早日平息。

“试探大于行动”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3日,加沙拉法,以色列袭击前社会发展部大楼后,该区域升起浓烟。(视觉中国/图)

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的这一决定,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多国密集发声谴责,敦促以方立即停止其“战争计划”。

德国总理默茨强硬表态,宣布德国“不会批准任何可能在加沙地带使用的军事装备的出口,直至另行通知”。他质疑以色列的军事计划如何有助于实现其目标。

8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应英国、法国、丹麦、希腊、斯洛文尼亚五国请求召开紧急会议,安理会成员除美国外一致谴责以色列此举。

五国在联合声明中,直指以色列计划的核心问题,警告这一计划“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将“进一步危及加沙平民和被扣押人员生命,恶化了人道主义危机”。声明措辞严厉,重申“任何吞并或扩建定居点的行为均属非法”。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上的发言,则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立场。他表示,任何改变加沙人口及领土结构的行为,都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而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23个国家及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共同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立场仍然“暧昧”。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成为唯一为以色列辩护的国家。美国代理常驻联合国代表多萝西·谢伊称以色列有“自卫权”,并将问题归咎于哈马斯“不接受停火”。

李振杰认为,美国的态度暴露出其依然将以色列视为中东战略支点的霸权逻辑,一味助长以冒险倾向,加剧和平谈判难度,导致国际社会难以形成调解合力,不仅会延缓和平进程,更将加剧加沙人道危机,对地区安全稳定构成持续威胁。

“二十多个国家谴责以色列想要全面控制加沙地带的做法,对以色列没有太多实质性约束力。”邹志强表示,以色列在中东独大,且有特朗普政府支持,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各方难以对其形成实质性制约或制衡。

在外界看来,内塔尼亚胡政府强推“接管加沙城”计划背后,是一场复杂的政治生存博弈。不少舆论认为,面对国内支持率跌至冰点,以及三项重罪指控的司法困境,内塔尼亚胡将军事行动作为延续政治生命的手段。

“当前,以色列与国际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认知分歧。”王晋分析,国际社会认为以色列的安全已得到保障,无需再采取报复行动。但以色列则认为,国际社会不理解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其表态多为口号式的空谈,显得幼稚。这种分歧导致双方形成了对立情绪,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

这项计划预计涉及约100万加沙城居民的撤离,计划于10月7日前完成。央视新闻报道称,军事行动将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将向加沙城居民发出撤离通知,此阶段预计将持续数周;第二阶段将启动实质性的军事攻势。整个过程预计持续4至5个月。

然而,以色列军方高层警告该计划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总参谋长扎米尔表示,控制加沙地带将使以色列陷入长期军事行动。

不过,面对国内外压力,内塔尼亚胡态度依然强硬。他声称“无论有没有其他人的支持,我们都会赢得战争”,并承诺将尽快完成对加沙城和加沙地带南部马瓦西地区的军事行动,

在邹志强看来,以色列虽然公开表示要控制加沙城,但这有试探和放风的性质,能否实现存在很大未知数。

他指出,美国虽不干预,但也不想因此影响其中东盟友关系及布局,特朗普的态度可能随时变化,以色列也会随之调整。目前以色列针对的是北部的加沙城而非整个加沙,其操作会逐步进行,长期目标仍是推进对加沙的控制。

此外,军事胜利的前景并不明朗。目前,哈马斯抵抗力量已转向伏击和游击战术,利用加沙密集的城市环境,以及300公里隧道网络实施打击。

“双方在根本诉求上的尖锐对立,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必要的妥协空间,直接导致冲突的持续性风险显著上升。”李振杰表示,巴以冲突陷入长期胶着的僵局,导致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社会秩序失范的风险持续加剧,并为极端主义思想的滋生与蔓延提供了温床。

(南方周末实习生张子健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李显、陈峰均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责编 姚忆江

相关文章:

“蚕食加沙”:以色列的领土野心08-16

媒体:特朗普面临加沙局势困境07-26

加沙边境数万件救援物资因滞留变质遭以军销毁07-26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提升配网不停电作业能力07-24

以色列称打死多名哈马斯及杰哈德武装人员07-14

至少70死208伤!以军:出动数十架战斗机,目标是哈马斯地下基础设施!以官员称哈马斯破坏加沙停火谈判进程07-13

胡塞武装称用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07-06

胡塞武装称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以色列机场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