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阳:公交工匠这样炼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6: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通讯员 赵慧

在安阳公交集团唐庄停车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两面墙的荣誉证书熠熠生辉,其中近半属于修理公司副经理、高级技师何坤。这位刚从北京捧回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 奖章的工匠,指尖摩挲着工作室里的风炮支架车,眼里的光芒比奖牌更亮 ——24 年公交维修生涯,这些凝结着智慧的创新工具,才是他最珍视的勋章。

2000 年,技校毕业的何坤走进公交修理车间,面对燃油车发动机气门调整这一行业难题,他一头扎进数百次实验。独创的 "双排不进" 快速调整法,将单台车维修时间从 1 小时压缩至 20 分钟,相当于为城市公交每天多挤出 200 余分钟运营时间。为攻克发动机混合气浓度过高的能耗问题,他改造空气滤清器进气口的 "小动作",让百公里油耗降低 12%,每年为企业省下百万元运营成本。

2003 年,安阳 300 余台公交车启动 CNG 天然气改造,这项国内新兴技术布满技术暗礁。何坤带着团队泡在车间,对着管路图纸反复推演,提出的优化布局方案一举攻克安全难题。项目落地后,不仅累计节约燃料成本 1500 万元,更减排二氧化碳 900 余吨,让古城公交尾气里飘出了绿色清香。

"能修不换" 是何坤刻在骨子里的信条。2017 年,他盯着报废车辆的减震气囊琢磨 3 个月,自制的成型器让单次维修成本从 2400 元骤降至 400 元。如今,工作室里的冷却液止流器等两项创新,已入选全国职工 "五小" 创新成果库;动力电池拆卸车、轴承压力机等 "粗陋发明",让维修工人告别了弯腰弓背拆轮胎的苦差事 ——20 公斤重的风炮装在支架车上,40 个轮胎螺丝的拆卸时间从 30 分钟缩至 10 分钟,腰椎病从此成了维修工的 "老黄历"。

当安阳公交驶入纯电动时代,50 岁的何坤又成了 "新学生"。他编写的《纯电动公交客车从业人员必读》成为全省行业教材,总结的 "故障诊断七步法" 让 3000 余名维修工受益。线上分享的 120 余个案例里,藏着他凌晨三点在车间记下的故障代码,也映着他为弄清电池特性熬过的无数通宵。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工作室 8 名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组成的团队里,何坤构建起 "理论 + 实操 + 攻关" 的培养体系,40 名高级工、5 名技师从这里走出,多人在省市级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他走进职业院校讲授 22 场公益课,为周边企业解决 6 项技术难题,用扳手和螺丝刀播撒匠心火种。

"公交轮子转得稳,城市脉搏才有力。" 何坤擦拭着刚获得的全国劳模奖章,目光投向窗外整装待发的公交车队。这位守护着城市流动风景线的工匠,正以 24 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修理车间的方寸之地,打磨出属于新时代劳动者的璀璨星光。

相关文章:

安阳:公交工匠这样炼成08-21

票价20元,大连双层观光巴士发车!08-19

平均降水量5毫米丨安阳最新天气预报→08-09

潍坊诸城:育工匠人才 引发展活水07-26

00后外卖“薅羊毛”翻了车 只顾抢券享低价致过度消费07-22

免费公交+地铁无限次乘坐!各地“夏日出行大礼包”,速看→07-06

三点更新|爱与陪伴是最好的“防沉迷”06-30

聆听劳模故事 激发奋斗力量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