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要听信“偏方”危险就在“嘴”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2:31:42    

对于“民以食为天”的国人来说

对美食的追求可谓是登峰造极

然而“病从口入”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 就在近日

有人因为吃“癞蛤蟆”而中毒

最终抢救失败遗憾去世


蟾蜍含多种毒素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我国分布广泛,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两栖动物。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普通的动物,却携带着致命的毒性。

蟾蜍的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引发严重的毒性反应。

中毒症状严重

误食、过量食用蟾蜍或其分泌物(如蟾酥)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后的症状多样,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心血管系统方面,会有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若毒液不慎进入眼睛,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毒素祛除难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有研究表明,即使用120℃的水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能检出毒性成分。

一些民间流传的“去毒偏方”,如“将癞蛤蟆泡酒可消除毒性”,其实并无科学根据。相反,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来已发生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的案例。还有人认为仅食用蟾蜍的腿部肌肉就能避免危险,实际上,毒素可通过蟾蜍的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组织,这种做法并不能保证安全。

中毒后怎么办?

皮肤染毒时需迅速用温开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误食蟾蜍后,可先自行催吐,如用筷子压迫舌根催吐,以减少胃肠道的吸收。


这些野味也含剧毒

1、穿山甲

之所以部分人钟爱于穿山甲,是认为穿山甲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然而,穿山甲的肉和甲片没有任何药用价值,也没有滋补作用。反而,穿山甲体内携带太多病毒和寄生虫,食用后可能会诱发心肌炎、肝炎或肺炎等。

2、蝙蝠

蝙蝠是重要的病毒宿主,携带的病毒超过130种,其中半数是烈性病原体,可引起人的重大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狂犬病毒、SARS冠状病毒以及新的MERS冠状病毒等。

3、野生鸟类

野生鸟类中同样也携带众多病毒和细菌,尤其是禽流感病毒,食用后可增加感染风险。

4、老鼠

老鼠会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以及鼠咬热等。

5、蛇类

食用蛇类也会诱发疾病,最为严重的就是蛇曼氏裂头蚴病。不少人迷信于蛇胆和蛇酒养生滋补,但可能会造成蛇毒和寄生虫感染。



野味的教训千千万

要命的美味不要贪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千万别吃!千万别吃!千万别吃!

相关文章:

浙江台州:千年石窟做“针灸”04-06

悠悠古街通“经络”04-06

医生发现:糖尿病人若每天晚饭少吃一半,不出半年,或有3个变化04-06

南通联膦化工取得安全防漏化工液体输送双层管道专利,避免化工液体直接漏出管道外部,安全性大大提高04-05

佟月笙韩在野一封信而已你闹了一辈子:+后续+番外+附加(一封信而已你闹了一辈子)清爽版阅读04-05

剑落乌鸣焰漫天(金九悬菅落)全文完整版免费阅读_金九悬菅落剑落乌鸣焰漫天全文免费阅读04-05

黑龙江省巴彦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04-05

俄外交部:德国不许俄白代表参加二战“欧洲胜利日”活动是“侮辱”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