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一辆车身印有“津彩西青”标识的共享电助力车在精武镇被安装上“津8632000”的牌照——这不仅是西青区首辆上牌的共享电助力车,更标志着精武镇“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民参与”的智慧交通治理模式迈入新阶段。

共享电助力车极大地满足了公众便捷出行的需求,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在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未备案的共享电助力车任意投放、随意停放、堵塞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频发,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挑战。

为破解这一困局,精武镇主动作为,启动共享电助力车上牌规范工作。通过严格遴选,确定小玛、美团、哈啰3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参与运营,与其签订运营合同,并同步制定《精武镇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考评细则(试行)》,首批引入1200辆共享电助力车。同时,积极联动区运管局、公安西青分局交通警察支队,对投放企业的资格、营业执照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从源头筑牢规范运营的“防火墙”。
上牌现场,交警逐一核对车辆的车架号、电机号、合格证、发票及企业营业执照等信息,确保无误后发放号牌,并拍照录入电动车管理系统。随着流程的推进,一辆辆共享电助力车陆续拥有了专属“身份证”,开启了规范化运营的新篇章。

针对市民关注的共享电动车停放问题,精武镇打出“组合拳”,创新在大学城地铁站、师范大学西门等点位设置缓冲区,建成并启用33个停车点,新增停车区域65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共享电动车4000余辆,同时在相关区域设置禁停区,从技术手段上防止共享助力车乱停乱放。目前,高新区地铁站缓冲区正在加紧建设,预计面积达2000平方米,本月中旬即可投入使用。此外,“精武镇共享单车停车秩序维护”微信群的建立,让镇综合执法巡查队员、村社区物业、网格员、企业管理人员及运维调度人员形成合力,发现问题实时反馈,企业第一时间响应处理,构建起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精武镇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李红彬表示:“从7月15日起,我们陆续给共享电助力车上牌,目前已完成约300辆车,一周内可以为所有1200辆车完成上牌。”

共享电助力车上牌后,将更有利于精武镇控制助力车整体数量,防止企业超量投放和助力车跨区域流动,还能提升骑行人员的文明交通意识,引导市民养成不乱停乱放、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新动能。
相关文章:
全国工商联公布2025民企500强纳税排名:腾讯592亿元位列第一08-28
红日时评|“无事不扰”,实干无忧08-28
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出口电动车至欧洲08-26
厨师也要写周报,复盘会解决“有问题”的人,当县城职场染上大厂病08-26
修水县中雨鞋业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08-26
20家出险房企化债超12000亿元 多家房企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08-21
吉林国资战略赋能华微电子 混改攻坚重塑功率半导体龙头新生之路08-20
临沂市通报表扬!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