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稳”字当头 “进”上发力 宁陕县域高质量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7:32:00    

处暑时节,暑气渐消,但秦巴腹地的宁陕,发展热潮依然炙热。从热火朝天的项目一线到“村光大道”的热闹现场,从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到田间地头的采摘欢歌,处处涌动着“稳”的底色、“进”的动能,县域发展的“加速度”里,满是实干的力量。

县委十六届十次全会以来,宁陕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重要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扎实推进“七个加力提效”,狠抓“十个创先争优”年度重点任务,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提升,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亮眼答卷: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0%、农林牧渔增加值增长3.1%、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6.8%,排名全市前列。

项目建设“加速跑”经济增长支撑有力

“这条路没修之前,到处都比较乱,灰尘也大,现在路和隧道修好了,出行方便了很多。”东河隧道开通后,家住附近的居民王翠兰满是赞叹。

东河市政路及隧道项目的建成,是宁陕破解“断头路”“瓶颈路”的关键一步,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方便了城乡物资运输和居民出行,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稳增长”的核心支撑。2025年以来,宁陕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抓手,压实“五张包抓责任清单”,落实“县政府大抓项目争取六条措施”“全生命周期”重点项目闭环管理等制度,2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164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32个,宁陕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丹宁高速项目加快推进,县物流中心、板栗深加工二期等16个县级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53.6亿元,一个个“硬核”项目正从“蓝图”变为“实景”。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宁陕县不断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机制,持续优化“一图五库”招商信息化系统,精心谋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188个、总投资177.9亿元,精选84个优质项目编制年度招商引资项目册。扎实开展“千人百城万企”招商行动,组建招商小分队赴外招商37批次,接洽来宁考察客商55次,举办“招商引资、归雁经济暨政银企大会”、宁陕县城投资机遇发布会等活动8场次。累计签约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28.12亿元,其中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林麝养殖、山川纪包装饮用水等21个项目顺利落地开工,落地率达65.62%。

不仅如此,全县还围绕主导产业、生态环保、城镇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储备项目486个,总投资551.38亿元,“十五五”规划编制按时有序推进,为县域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

营商环境“持续优”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我把所有开办民宿的资料交给工作人员后,他们一次性就全给办好了,最后还把证件直接送到了家里,太方便了。”日前,民宿经营者雷小敏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特种行业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民宿开办“一件事”集成服务的首家受益者,如此高效方便的办事体验让雷小敏感叹不已。

这一幕恰是宁陕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宁陕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有代办需求项目、持续代办项目”两张清单,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用好“亲商助企抓项目”“五上”企业和重点项目遍访帮扶等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五个一”包抓机制,为企业“把脉问诊”,协调解决问题115个,新增经营主体288户,“五上”企业7户。

在政务服务优化上,宁陕更是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数字政务“三化”便民服务平台,打造“宁通办”微信小程序,推动政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常态化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优服务”活动,让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身体验办事流程,现场破解堵点,提升服务效能;推行政务服务“小宁帮办”,拓展“帮办代办”服务范围。今年以来已为14个项目配备专属管家,帮办代办事项32项,2个项目提前投产。

金融“活水”也在精准滴灌市场主体。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出台《促进工业、商贸稳增长二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打出财政扶持“组合拳”,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出“助企贷”“科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扶持有潜力、有创新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5家金融机构为509家企业授信25637.05万元,发放贷款22976.48万元。

从“上门送服务”到“政策送上门”,宁陕正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市场主体发展的“硬支撑”。

文旅消费“开新局”产业质效双提升

“晚上我们去活动现场看了村光大道,现场的氛围特别热烈。环境好、住得也好,民宿体验感不错,这次行程特别满意。”西安游客王女士一家的体验,正是宁陕通过举办“村光大道”创新文旅活动,拓展消费场景的生动展现。

依托“21℃的夏天”清凉优势,2025年5月宁陕创新举办“村光大道”全民文旅活动,立足“群众主体、群众主创、群众主享”,突出“村味农味、土味原味”,不仅普通农民、返乡青年、手艺人等群众走上舞台成为主角,宁陕面塑、花鼓戏、皮影戏、清真十大碗等非遗文化也轮番登台亮相。活动期间,还紧扣多元消费需求,推出“看赛事、游景点、住民宿、品山珍”串联服务,大力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带动生态旅游持续升温。截至目前,活动网络曝光量超6亿次,单周游客接待量突破15.33万人次、单日突破4.75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175.27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7.27亿元。

在“热经济”背后,是“全链条”的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宁陕县树牢“来到宁陕都是客”服务理念,系统谋划“春来早”“21℃的夏天·清凉宁陕”旅游季,举办“文旅+美食+体育”等宣传引流活动401场次。并持续推进生态旅游“六大工程”和民宿产业“六百工程”,新开复工重点旅游项目23个,撬动社会资本建设民宿和农家乐107家,打造农家民居54家,精品民宿规模不断扩大,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农家民居体验馆齐头并进,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品质进一步增强。

同时,积极推动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产业提质增效,建成一批林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建成运营“宁陕山珍”专营店26家,大力开展直播电商助农活动,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步大幅增长;秦岭祖脉源、皇冠山泉等5家包装饮用水企业建成投产,秦脉清泉厂房扩建完成,实现产值4200万元。

从项目建设的“稳扎稳打”,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再到文旅消费的“活力迸发”,2025年的宁陕,正以“稳”为基、以“进”为要,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着秦岭腹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通讯员 谌敏 马亦灵

相关文章:

“稳”字当头 “进”上发力 宁陕县域高质量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08-29

吴京出品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08-28

全国工商联公布2025民企500强纳税排名:腾讯592亿元位列第一08-28

“数”读魅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超1.7万亿元08-28

寒武纪股价盘中触达1462元,短暂成为A股新“股价王”08-27

中国通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08-27

青年博士来太原最高可获53万元补贴08-27

土地“整容”拓空间 贺兰山农牧场种出“效益密码”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