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盐城:凡人铸丰碑 守护一座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2:15:00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2014年4月,《人民日报》以《凡人善举 德耀盐城:20年传唱一首歌》为题,从守护丹顶鹤的姑娘徐秀娟讲起,聚焦盐城这片道德沃土上涌现的感人至深的凡人善举。彼时,盐城已有17人获全国和省道德模范称号或提名,“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熠熠生辉。

光阴流转,一首歌传唱不息,一种精神薪火相传。从2014年至今,盐城持续深耕“厚德”品牌,凡人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道德模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增至8人(组),“中国好人”增至115人(组),“江苏好人”达245人(组),市、县级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更是数以千计。他们用血肉之躯和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守护城市文明的巍巍丰碑。

凡人微光

汇聚守护城市的磅礴力量

在盐城,道德的力量并非遥不可及,蕴藏于街巷阡陌之间,闪耀在挺身而出的瞬间、年复一年的坚守之中。这些新时代的凡人英雄,用行动诠释着“守护”的真谛。

盐城籍心血管专家李庆国,深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毅然发起“心佑工程”,主动走出医院,深入病患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十年间,足迹遍布13个省区124个县(市、区)。在青藏高原,他们一边吸氧一边坚持筛查;在偏远山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面对被判定“希望渺茫”的盐城患儿彤彤,他坚持“再试一次”,最终创造生命奇迹。“心佑工程”累计筛查15万余人,成功救治1600余名患儿。

2022年3月,响水县昔阳渠边寒风凛冽。一辆载有一家四口的三轮车失控坠河,冰冷的河水迅速淹没车厢,绝望的呼救声刺破长空。刚送完孩子上学的村民秦凯恰好路过,没有丝毫犹豫,三次纵身跃入刺骨寒流。前两次破窗失败,第三次他深潜浑浊河水,在工人协助下将绳索牢牢系在三轮车保险杠上,众人合力将车辆拖出水面。他奋力拉开车门,将四人一一抱上岸,顾不上浑身湿透和寒冷,凭借扎实的红十字急救技能,立即对昏迷者实施心肺复苏,为四人赢得关键的黄金抢救时间。

东台基层法官徐刘根放弃留城机会,回到家乡东台最艰苦的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4年。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是他的法庭,“泥腿法官”的名号传遍乡里。他审结案件4000余件,总结出“五勤五治”家事调解法,创立的“法官村长”机制成为全省样板。为调解一起宅基地纠纷,他驻村一周,白天丈量土地,晚上召集村民评理,最终方案令双方心服口服。他坚守“四不”原则(不接受吃请礼金、不在家谈公事、不接受说情、不贪公家便宜),守护着司法公正的底线。

“巡好海堤路,守好闸站口。”响水县水务局海堤堤防管理所退休职工刘洪柱,用41年的光阴焐热了一句承诺。从1984年转业来到荒凉的海堤,日复一日的开关闸、巡海堤就是他的全部。他每天骑行30多公里,累计行程超40万公里,骑坏12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台风“达维”来袭,他顶风冒雨,摔坏摩托、带伤步行,在无补给下坚守闸站三天两夜;为堵闸门漏水,他三次潜入刺骨海水。闸口就是他的命,守护闸口就是他人生的意义。

他们是医生、农民、法官、守堤人……在盐阜大地上,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用善良、勇敢、坚守和信诺,在各自的坐标点上,共同铸就守护城市精神家园的坚实丰碑。

制度深耕

厚植道德沃土的坚实根基

道德之花的灿烂绽放,离不开制度沃土的精心培育。十年来,盐城构建起“选树—宣传—礼遇”的全链条机制,为“好人之城”提供坚实支撑。

“好人”需要被发现。盐城创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贯通,部门行业、新闻媒体、社会群众三方联动的“4+3”选树机制,形成“群众推、基层报、百姓评”的活水源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凡人微光被一一捕捉。建立动态更新的道德典型数据库,实施“1+N”重大典型培育工程,形成梯次储备。

善行需要广而告之。盐城创新宣讲,激荡“向善涟漪”,让榜样故事直抵人心、可感可学。亭湖区打造“五进五讲”品牌,60余位各级好人组成宣讲团,深入机关、校园、企业、村镇、社区,讲述亲身经历。宣讲内容从“好人故事”升级为“1+5+N”多元体系(政治理论+道德与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海盐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精心创作音乐快板《亭湖好人就是多》、微电影《老吴》、情景剧《盐城好大姑》等文艺精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榜样力量。“道德云讲堂”“亭湖榜样说”线上传播,突破时空界限,线上线下受众超10万人次。

守护“光源”,德者应当被礼遇。盐城坚信并践行“好人有好报,德者应有得”。出台《盐城市关爱道德典型实施办法(试行)》,响水县等地配套细化《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实施意见》,形成涵盖庆典活动、文化服务、走访慰问、医疗保健、宣传褒扬等8项礼遇,以及资金、生活、医保、养老、就业、法律等7项帮扶的完善体系。近三年,向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发放慰问金超百万元。同时,积极推荐道德典型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提升社会尊崇感。在近期大热的“苏超”比赛中,盐城邀请本地“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现场观赛,一起感受奋进力量。这些举措,让道德之光温暖而恒久,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

气质涵养

培塑崇德向善的城市灵魂

道德的力量润物无声,浸润着城市的肌理,悄然塑造着独特而鲜明的城市气质。

滨海退休干部徐振理积极投身为英烈寻亲的事业,四十余载矢志不渝。他七上央视《等着我》节目,跋山涉水为英烈家属圆梦,先后帮助15位烈士补办烈士证,为207位烈士找到亲人,为236位烈士修墓立碑。他积极开展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促成宋公碑在新四军纪念馆展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组建“滨海县红色亲子家庭”“宋公堤小海螺宣讲队”,开展红色研学、宣讲红色故事,培养时代新人。

在全国文明村盐都区仰徐村,“道德银行”已运行15年。村民的文明善行被量化为积分存入“银行”,考评结果与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挂钩。“不比谁家钱多,而比‘银行’积分谁家高”的新风,深刻改变着乡村面貌和精神内核。

城市之美,既在“面子”,更在“里子”。盐城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足“绣花功夫”。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治理、违法建设治理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的“三治三化”专项行动。近年来,新增(含出新、增划)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放区2.7万余处,整治改造集贸市场30个,解决群众反映问题4000多个。星火燎原,凝聚向善洪流。道德的力量在传播中壮大。响水县构筑“一媒(融媒体)、一馆(好人馆)、一街(道德模范一条街)、一广场(厚德广场等)”宣传矩阵,“美德之光”照耀城乡。亭湖区“好人宣讲团”足迹遍布千家万户。以“刘大姑”“世华公益”等道德典型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蓬勃发展,在文明宣传、医疗服务、助老颐老、社会治理等多领域打造300多个特色项目。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在盐城蔚然成风,崇德向善成为城市最深厚的底蕴。

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传唱不息,到新时代无数“道德曲”铿锵奏响;从制度深耕的沃土,到凡人铸就的丰碑,再到全城涵养的文明气质,盐城用十余载接续奋斗,铸就一座真正被道德守护的城市。这守护,是跃入寒流托举生命的勇毅,是扎根乡土信守承诺的执着,是心佑苍生跨越山河的仁心,更是千万盐阜儿女对精神家园的共同守望。当文明的馨香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盐城,这座以“凡人善举”铸就丰碑的“好人之城”,必将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续写更加恢弘动人的精神史诗。(撰稿丨姚梦)

相关文章:

江苏盐城:凡人铸丰碑 守护一座城07-21

首届红色沂蒙城市足球联赛热度飙升07-16

这里是包头07-15

蚌埠城投集团发布招聘公告 拟面向社会招聘12人07-10

开放包容聚共识 融合发展谱新篇07-09

免费公交+地铁无限次乘坐!各地“夏日出行大礼包”,速看→07-06

南阳影像|最美还是“南阳蓝”07-04

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4年度)发布仪式在盐举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