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经评论:拓展旅游场景,让“蓝色市场”释放强劲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7:00:00    

海洋对人类来说有多重要?海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资源与空间,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摇篮”。而后,航海技术进步,海洋逐渐成为世界各地人民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随着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的重要性早已不限于生产生活,更在于帮助人们缓解工作生活的压力,享受旅游的乐趣。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海洋经济被“划重点”。同时,会议提出了“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这一新要求。那么,该如何完成这一新的要求?首先需要熟悉自身的“家底”。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勃勃生机,也意味着发展活力。从自然禀赋来看,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的岛屿岸线,海岛数量达1.1万多个。从市场前景来看,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蓝色市场”正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能。

从地方发展来看,我国拥有众多滨海城市,多座国际港口城市。而且,海洋旅游发达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便利度更高,往往更具入境旅游吸引力。从文化底蕴来看,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拥有大量与海洋相关的文化遗产。

熟悉了“家底”,再来看看“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是为了什么?如今,人们对海洋旅游的期待向更远处更深处延伸。全球范围内,参与人群广泛的海洋旅游,正以新场景、新体验、新模式的变革推动着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目光转向国内,海洋旅游市场同样已经进入以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为特点的消费新时代,旅游消费由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转变。

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享受海洋旅游的乐趣。为此,海洋旅游市场需要随之转变思路,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深耕,顺应游客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分众化等消费趋势,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创新业态产品供给,利用数字赋能、多元业态跨界联动等多种创新方式,提升游客体验。或通过游泳、冲浪、潜水、赛艇等体育赛事与文旅的有机结合,拓展“海洋+”旅游场景,加速各类新业态融合发展。或积极打造兼具本土文化特色与国际品质的海上度假体系,带动中高端旅游消费增长。

发展加速提上日程,各地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遇。今年以来,多个沿海省份加强顶层设计,重点部署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释放出新信号,海洋旅游发展有望再次提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发展路径已经明确,政策支持也同步到位,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下一步就是继续“破浪前行”,以更好的姿态完成海洋旅游发展的新课题。(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中经评论:拓展旅游场景,让“蓝色市场”释放强劲动能07-09

数字赋能+多元传播 河北文学馆积极推动文学破圈传播07-07

Meta高薪挖角AI人才之际,OpenAI以低成本从底层构建人才梯队07-06

这样玩海,在大连越来越流行!07-06

2025上半年揽客500万+!库车市旅游市场格外火爆07-04

宇树科技或于科创板IPO07-04

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之路07-02

《国家安全法》10年来如何为国家“保驾护航”?个人如何维护好国家安全?一文速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