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籽”精品故事制作团队用镜头记录民族团结故事。

创作团队拍摄非遗刺绣制作过程。

达人参加基地成立活动。
“老奶奶真攒劲!”“正能量的视频,加油中国”……大家纷纷在视频下方留言。视频中,起样、剪样,民族团结的温馨画面在80岁的李秀芳老人手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纸上,一幅长达10米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剪纸作品震撼了观看视频的网友。“希望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能团结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当李秀芳对着镜头深情地说出这番话时,摄像师蔡伟的心也被深深触动。他就是这件视频作品的创作者之一。
蔡伟是“石榴籽”精品故事制作团队的成员,在兴庆区“石榴籽”故事达人创作基地,有一群和他一起讲述“铸牢”故事的人。当记者见到蔡伟时,他正忙着和其他伙伴制作一条全新的视频。
该创作基地作为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宣传的“众创空间”,主线就是拍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选题相关的故事。而提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拍摄,蔡伟立刻想到了李秀芳。
在李秀芳家中,蔡伟有些惊讶。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房间的每一件剪纸作品中,都藏着老人对祖国的热爱。
“把剪纸当业余爱好,竟能创作出这么多作品。每一张剪纸中,都融入了李奶奶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对中华民族的感情。”蔡伟说。
这些年,蔡伟去过很多地方,也见到了许多有故事的人。在他的镜头中,有剪纸、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故事、有社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故事、有达人体验群众家门口为民服务的故事……“‘铸牢’的概念不是抽象的、局限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每个人、每件事上。”蔡伟意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主角。
“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互联网+铸牢’这个概念。”蔡伟坦言,之前的工作经验在这一刻都“不顶用”了,他必须开启全新的创作视角。“从头脑风暴会、选题策划会,到文案撰写、视频拍摄、后期剪辑,每一条视频的产出,都要花很长时间。”蔡伟说,前期除了揣摩拍摄外,更多时间他都在思考——怎么拍?拍什么?
“找准切口,拍出有亮点的故事就行。”一旁的基地负责人孙吉鹏接过话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而我们就是讲故事的人。
孙吉鹏告诉记者,基地依托宁夏自媒体联盟MCN机构,组建了一支超过300人的宣传队伍,其中不仅有融媒体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有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达人。而基地创建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看到银川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美好画面。
“我们也得以一窥银川的无限风光,深切体会到各族人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情感。”孙吉鹏说道。
前段时间,兴庆区月牙湖乡副乡长海陆鹏给孙吉鹏发送了一条视频。“孙老师,今年我们又种植了很多蜜瓜苗,比你们上次来时种得还多,有时间再过来看看……”
两人结识于2022年的一次拍摄。当时,月牙湖乡邀请“石榴籽”精品故事制作团队去乡村振兴一线实地观摩学习。
“都说月牙湖乡发展得好,我们也真想去看看。”孙吉鹏带着一行人背着包、扛起设备就出发了。
宽阔的巷道、整齐的院舍,孙吉鹏一行边走边看,海陆鹏递给孙吉鹏一块刚切好的蜜瓜,便开始介绍起来。
“这些年,为了让移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月牙湖乡党委、政府找准了发展产业带动移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大力发展奶牛、蜜瓜、香菇、肉牛、花卉等产业。”海陆鹏说,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移民就地就近务工就业,真正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月牙湖乡是银川市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居住着数万名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移民群众。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如今大家都过上了红火的日子,幸福感溢于言表。
“月牙湖乡这么多移民群众实现产业致富,真是不容易。”孙吉鹏感叹道。回去后,团队便创作推出了“他乡变故乡”视频作品,记录下了月牙湖乡搬迁移民的新变化。
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从极度缺水的山区搬到黄河边上,月牙湖乡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在这里定了心、扎了根,这也在不断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直观认知。”孙吉鹏说,作品的关注度和转发量都很高,月牙湖乡也展示了大家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努力、共同奋进的团结力量。
192条原创视频作品、总浏览量超600万次,抖音、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4个平台6万+的粉丝量,在孙吉鹏眼中,这些数字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闲暇之余,他也会仔细翻看每条视频下的留言和后台网友的私信。“留言中大部分是为内容点赞,也有催更视频或是推荐身边好故事的,只要大家愿意看,我们的努力就没白费!”孙吉鹏说。
“‘石榴籽’故事达人创作基地是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兴庆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张浩说,通过发挥网络媒体力量,挖掘好民族团结素材、创作好民族团结作品、宣传好民族团结故事,不断把各族群众新生活描绘出来,把民族团结进步新气象呈现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展示出来,才能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细节中被看见、在共鸣中被认同。
一个又一个银川各民族团结奋斗、携手前行的故事,正在被一群讲故事的人挖掘、记录。这些平凡而炽热的故事,也正在鼓舞各族群众以同心共赴的笔墨,共同描绘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幸福画卷。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嘉仪/文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冷知识:中国仍是世界上新开书店最多的国家04-24
“植”此青绿,共筑美好——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倡议书04-22
43岁华人男子在日本被撞身亡,肇事者逃逸!当地华人发文征集线索,知情人:被撞后又遭到二次碾压04-22
老人自创幼苗防风技巧04-21
(番外)+(全文)阮雾梨闻砚辞:+后续+全文(阮雾梨闻砚辞)小说最新列表_阮雾梨闻砚辞:+后续+全文(阮雾梨闻砚辞)全文阅读无弹窗04-20
和音丨书写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04-20
(番外)+(全文)姐姐差点被害死后,我翻出一等功勋章下载阅读_(齐远赵念)姐姐差点被害死后,我翻出一等功勋章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齐远赵念)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