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峡县军马河镇:小板凳围出大民生,新风尚“坐”进百姓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8:08: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王海遥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移风易俗与乡风文明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涵养乡村精神内核的关键抓手。自2025年以来,南阳市西峡县军马河镇将“板凳会”作为一种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议事形式,借助其“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特点,成为破解乡村陈规陋习、凝聚文明共识的有效载体。它将会议室“搬”到村口、庭院、田间,让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堂,用家常话聊政策、用土办法解难题,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从“行政推动”转为“群众自治”,为乡风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

“板凳会”发挥基层优势,打通乡风建设“最后一公里”。不同于严肃的村民会议,“板凳会”多在村民集中的文化广场、田间地头或村民庭院内召开,群众可以干着农活、揣着问题随时参与。这种村民熟悉的场所,降低了群众的心理门槛,让他们敢说话、愿表达。参会人员涵盖村民代表、老党员、乡贤、妇女代表、青年群体等,不同年龄、职业的声音都能被听见。

同时,“板凳会”实现了议事内容“精准化”,议题由群众“点单”,从“高价彩礼能不能降”、“红白喜事能不能简办”到“村里的好人好事该怎么夸”,都是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这种模式避免了“大水漫灌”式的宣传,直击乡风文明建设的痛点难点。

“板凳会”破题移风易俗,从“要我改”到“我要改”。针对农村“高价彩礼”,算一笔“彩礼账”。“隔壁村小李为凑20万彩礼,父母借遍亲戚,婚后夫妻俩常年还债,孩子上学都紧张,这婚结得值吗?” 针对“大操大办”,摆一组“经济数据”。“一场丧事办3天,流水席剩菜能装10桶,烟酒钱比老人医药费还多,这是孝顺还是铺张?”通过这种通俗化的讨论,群众从“觉得麻烦”到“认识危害”,从心理上接受“改”的必要性。“板凳会”通过开放式讨论,让群众自己剖析问题根源。在讨论中,群众逐渐意识到“陋习是共同负担”,进而主动思考“如何改”——比如彩礼设上限、宴席减桌数、简化仪式等。

“板凳会”涵养乡风文明,凝聚乡村精神力量。乡风文明不仅是不搞陋习,更要多兴新风。各村结合红白理事会人员通过“板凳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针对邻里矛盾,约定“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吵架不如坐下来聊”;针对环境整治,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自家门口扫干净,公共区域轮流管”;针对文化传承,商议“节日该怎么过更有意义”:恢复传统庙会但去除封建迷信环节,组织广场舞比赛、读书会等健康活动。

“板凳会”虽小,却承载着乡村治理的大智慧。它用接地气的方式让移风易俗从“行政任务”变为“群众需求”,让乡风文明从“外在要求”变为“内在追求”。下一步,军马河镇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将始终坚持“群众主体、问题导向、实效为先”,通过“小板凳” 撑起乡村文明的“大舞台”,让乡村既见“颜值”更有“气质”,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幸福感与归属感。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西峡县军马河镇:小板凳围出大民生,新风尚“坐”进百姓心08-11

风雨中,他们是坚实的依靠!08-08

太白县鹦鸽镇:林麝养殖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07-24

靖边公安:烈日下的灯塔!07-22

锐评|农村公厕不能好看不好用07-22

南召县白土岗镇:打好反诈“组合拳”,守护群众财产安全07-14

北塔交警多举措开展“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宣传活动07-10

咸安:推进移风易俗 文明乡村沐新风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