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故事|90后新农人深耕蓝莓赛道,有收获有遗憾创业首年“有赚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9:47:00    

这个五一假期,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大大小小蓝莓园迎来了众多游客,采摘游也成为这里的一张名片。位于张家楼街道西崔家滩村的丰禾园家庭农场正式开放蓝莓采摘,前来预约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这处家庭农场的主理人是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崔银峰和妻子孙芳,接手蓝莓种植一年来,小两口尝试盆栽蓝莓种植新方式,虽然在种植过程中因经验不足导致产量受影响,但第一年60多万元的销售额让他们有了继续发展农业的底气。

蓝莓园里采摘忙

“妈妈,这颗蓝莓大!”“快来尝尝这盆蓝莓,纯甜口的,果实还很硬实。”5月1日,丰禾园家庭农场的蓝莓大棚里,孩子们正在欢快地采摘。“原来蓝莓树长这样,怎么还种在花盆里。”一边吃,好奇的孩子们还不断地向大人提出自己的问题。

“我们这个假期正式对外开放采摘,假期这几天预约的人很多,许多都是之前我自己在网上销售的老客户,得知我们这里能采摘了,就带着家人趁着休息过来现场感受一下。”崔银峰看到蓝莓园里络绎不绝的人群告诉记者,之所以自家的蓝莓这么受欢迎,还是以品质赢得客户的认可。

“我们属于网友见面,之前都是经朋友推荐,在网上买他家的蓝莓,口感确实不错,新鲜好吃,看到她朋友圈里发的可以采摘的消息后,就带着孩子一起来采摘一下,品尝美味蓝莓的同时,也让孩子增加点见识,边吃边玩边学,样样不耽误。”住在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上午刚刚在海军公园那里游玩,中午吃饭休息之后直接就来采摘。

地头管理直播带货样样不能落

“这一年回村创业,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开直播、一步步地发展客户,还要学习蓝莓种植的技术。”孙芳说,一切从零开始的感觉让人很不踏实,但没有捷径可走。

为了学习直播,孙芳还去买来专门教直播的书。“一开始很紧张,看着镜头一个字说不出来,就跟着书上讲的一些常用词句去读,一二来去就适应了,也就不紧张了,后来慢慢地跟网友聊蓝莓的种植,讲解蓝莓的一些特点等等,就有了比较固定的客户,只要是在我这下一单,客户收到货后往往还会回购,因为质量确实好。”

记者了解到,第一年蓝莓种植,孙芳几乎全部依靠自己往外销售,几乎没通过商贩销售。“我自己往外销售,直接到客户手里,价格实惠。”

转行成为新农人,还需要攻克技术难关。 “再就是大棚蓝莓的管理也是一件细致活,检测土壤的水分、大棚的温度、营养液滴灌等等,都要一点点地学,找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学习。”孙芳说,之前觉得农业没什么难度,但是真正干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90后夫妻的年度总结

还有一个月时间,这一季的大棚蓝莓就要下市了,那时这对90后夫妻回乡创业也就满一年了。“采摘到五月底,我们就要给大棚里的蓝莓落果,不能让它再结了,否则就会影响明年的坐果率。”孙芳告诉记者,返乡创业这一年,自己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前景,但是也经历了因为经验不足的教训。

“这一年种蓝莓,整体来讲还是挣钱的,估算到五月底,算下来大概销售额在60多万元吧,刨开建大棚的成本不谈,今年的销售额覆盖当年投入的水肥、租地、人工等成本还有可观的利润。”孙芳说,他们一度考虑再扩大投入,增建露天的蓝莓,但是考虑到又要投入一大笔费用,于是就搁置了这一想法。

“这一个蓝莓季马上结束了,仔细盘点一下,第一年的管理方面还是有疏漏,还是缺乏经验,最明显的就是产量相比有经验的种植户来说要低一些,“主要是有一个阶段土壤的检测做得不到位,应该是一天一检测,结果我们一个周一检测,等到发现土壤有问题后,已经对根部造成了损伤,导致了整个园区的蓝莓产量降低。”

看着蓝莓园里地前来采摘的游客,孙芳和丈夫崔银峰体会到了成就感,也体会到了返乡创业的收获。“我们返乡创业的第一季蓝莓马上结束,明年我们继续努力,更上一个台阶!”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相关文章:

深港澳三地携手,打造这场历经6个月的“创意风暴”05-04

青岛故事|90后新农人深耕蓝莓赛道,有收获有遗憾创业首年“有赚头”05-04

这九句话,送给奋斗路上的每一个人05-03

国网衡阳供电公司:优质服务 为重大项目建设护航05-03

这种水果“肚脐眼”有霉菌?价格已腰斩,以前论克买!网友:天天都吃05-02

热搜第一!金价暴跌05-02

东城一小学子在2025年“艺翎杯”灞桥区中小学生书画中斩获佳绩04-29

图文实录 | 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