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王立彬)为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同时缓解相关制度存在的刚性有余、弹性不足问题,《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记者31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依据土地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制定的这一办法,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的主要补划来源。
办法对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优化调整、质量建设等作出具体规定,在依法实行严格保护同时,将建立“优进劣出”管理机制作为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明确了允许优化调整的情形、程序和规则,以兼顾耕地保护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
据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同时这一制度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办法为地方预留合理的自主空间,对于现阶段部分永久基本农田存在的划定不合理、零星破碎等实际问题,以及基层和群众反映突出的个别永久基本农田误划问题,建立纠错机制。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有了管理办法09-01
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出口电动车至欧洲08-26
泰康第四届HWP品牌盛典:将行业痛点变长寿时代增长新动能08-21
我科研团队研发新型“离域电解液”08-15
神木:以共享之名 铺就民生幸福之路08-13
白宫:特朗普正在考虑就美联储大楼装修问题起诉鲍威尔08-13
突发!乌克兰多地遭袭击08-11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码”上才放心~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