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王兆军 周文亚 郓城报道
春日时节,郓城县黄泥冈镇刁庄村的田间地头生机勃勃,一片繁忙景象。这里的土地正施展着增收“魔法”,当地村民探索出的小麦与白芍套种新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大亮点。

走进刁庄村的田野,只见绿油油的小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鲜艳的白芍花朵点缀其间。红的、粉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竞相绽放,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拍照打卡。
这种创新套种模式的背后,离不开省农科院专家的支持。种植户刁来存介绍道:“省农科院的专家为我们送来了苗子,肥料与技术,想带领我们村里的村民增收致富。”
白芍生长周期较长,而将其与生长周期较短的小麦、玉米进行套种,巧妙地实现了土地和时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小麦生长期间,白芍幼苗在其间隙中缓慢生长,二者互不干扰。待小麦收获后,白芍便拥有了更充足的阳光和生长空间,得以继续茁壮成长。

几年后,白芍成熟,市场价格可观,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刁来存表示:“这个白芍,主要是卖它的根系,它的根系3 - 4年就能收获,现在来说,它的这个花瓣和枝架都能换钱,总体来说它的全身都是宝。我们这个白芍预计到明年收获,每亩地能收2000到3000公斤,按照市场最低行情也能卖四万块钱。平均每年一亩地增收一万多。”


这种创新种植模式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保障了粮食安全,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如今,在政府的支持和刁来存等“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套种中药材的行列。
黄泥冈镇副书记孟璇介绍:“黄泥冈镇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白芍、艾草、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十几个品种,辐射周边11个村庄农户加入套种中药材行列,总面积达200余亩。创新种植模式,使农户增产增收,增加了土地的附加值。”


从 “一地两用” 到 “一地多收”,黄泥冈镇的套种实践如同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正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蓬勃生长。
相关文章:
山西平陆:大风吹倒杨树压住村民 交通运输工作人员携手相救04-30
央媒看四川丨四川宣汉:家风家教润物无声 文明实践热潮涌动04-23
春雨润民心 警村共治解难题04-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04-20
山东省郓城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04-18
五莲县许孟镇:花生播种忙 沃土蕴希望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