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0日讯(通讯员 孙姗姗 记者 万凌云) “咚、咚、咚!”木槌敲击帆布包的节奏声,将江苏大学求知书院多功能室瞬时拉回千年前的拓印工坊。4月9日,由求知书院、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拓印技艺体验课吸引了30余名师生参加,她们手持校园落叶与樱花,以非遗技艺为“密码”,解锁汉画像砖纹样的现代重生。

作为第三届创“艺”美育节的特色课程之一,此次课程以“自然为媒、技艺为桥”为主题,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唤醒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同时,探索非遗技艺在校园美育中的创新表达。

活动现场,艺术学院朋辈导师产品设计2402班陆子静为大家讲解了传统拓印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现场通过技法视频演示,生动还原了“清纸、上墨、揭取”的传统拓印流程,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方向。

师生们以捡拾的树叶、樱花等植物为“版”,通过捶打、拓印等技法,将植物的自然纹理与色彩“转译”至帆布包上。最终,多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拓印作品诞生,既有传统文化的雅致韵味,又充满青春校园的生机活力。

活动落幕时,所有参与者将拓印锤轻叩三下——这是模仿古籍修复师的传统谢幕礼。帆布包上绽开的樱花柔瓣叠印出盛唐花钿的绮丽,树叶脉络拓染出宋瓷冰裂纹的雅致,这些由校园草木重构的东方美学密码,随着木槌余震,在年轻学子的掌心烙下生生不息的文化胎记。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杨阳向大家展示她的樱花拓印包:“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藏在校园四季里的美学基因。”

据悉,第三届创“艺”美育节将持续推出非遗泥叫叫、篆刻艺术等系列美育课程,通过“非遗+美育+环保”的创新模式,构建“知、行、创”一体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实践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智慧。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书声琅琅处,百年孔庙展芳华04-15
春天的温州花事不断!绣山公园10万余株杜鹃花,开满4月!04-11
西安邮电大学:数智引领 以美化人 打造“三联”美育育人新范式04-10
山东莱芜陈楼糖瓜制作技艺的视频引发热议,销售量由一年3、4千单暴涨至7天近万单04-09
云南需要当代陆羽,重续"中国茶经"04-07
N种方式打开烟台四月天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