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诗榕 通讯员 高煜洁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维修?”近日,福州市民王女士将一部屏幕失灵的高端手机摔在派出所调解桌上。这部价值近万元的手机在第三方维修后遭遇“二次伤害”,经福州市公安局新港派出所民警“背对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今年5月,王女士购买了一部价值近1万元的高端手机,使用了三个月后外屏损坏,她便将手机送至大利嘉城的某家维修中心更换外屏,并支付了300元维修费。取回手机使用数日后,出现触控失灵问题。经专业检测,故障系屏幕排线安装不当所致。更令王女士气愤的是,维修店老板黄某承认,员工在拆机时操作失误导致后置摄像头损坏,并私自更换了价值200元的二手同型号摄像头组件。
“官方渠道购买的手机使用三个月都没问题,怎么修完就出故障了?”王女士拿着检测报告要求赔偿未果后报警求助。
新港派出所接警后,启动“e体+多维调处”机制。民警调取监控录像,确认维修店存在违规操作,违反《民法典》第582条规定。通过“背对背”调解方式,民警一方面向店主阐明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王女士说明诉讼成本与实际获赔比例。
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维修店赔偿王女士1200元(含原厂配件费及维修费),退还300元维修费,并赠送一年免费贴膜服务。黄某表示将加强员工培训,规范服务流程。
编辑:潘泽彦
审核:袁丽群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
“专业维修”变“二次伤害”!民警“背对背”调解手机维修纠纷08-17
学费1.4万突然涨到2.8万,校方回应08-10
“保价”500元为何只赔30元?专家详解快递“保价”规则07-27
NewPrinces将以近10亿欧元企业价值收购家乐福意大利业务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