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观澜丨充电宝这块“烫手山芋”,为啥总烫消费者的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0:04:00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与此同时,国内有不少机场开始提前执行携带充电宝的新规,大量乘坐飞机的网友反映,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已经无法带上飞机,成筐的充电宝被拦在了安检口。

自从习惯了手机不离手,人们的“充电焦虑”随之而来,于是,没有充电宝随身,就真的没法出门了。进一步延伸出来的问题是,充电宝自燃、爆炸的事故频频发生,据称,2023至2025年,全球航司每年都有客舱内充电宝自燃事件发生。这些都源于充电宝市场的野蛮生长以及相关行业管控标准的滞后。无论民航部门,还是各高校,从安全管理角度提出“不合格充电宝不得入内”的举措,当然是必要的。然而,综合来看,不合规充电宝的“管制大棒”,最终总是实实在在地砸在了消费者头上,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场景:民航局一纸禁令,让无数旅客在机场安检口手忙脚乱地翻找3C标识,对不合格充电宝无奈之下一扔了之;高校一纸通知,让学生们对着寝室里的小型“炸弹”不知如何处置;快递公司一纸拒收,让消费者捧着需要被召回的充电宝手足无措……

于是,不合规的充电宝成了一块无处可去的“烫手山芋”,但是最终烫的是消费者的手。这场充电宝安全管制风暴中,当企业生产缺陷、监管滞后、召回机制缺乏闭环等问题被层层传导,本应是保护对象的消费者,却成了责任转嫁的最后一环,不得不为产品安全买单,这种情况下,就得追问了:这种责任倒挂局面,究竟该如何破局?

目前来看,民航局发布禁令固然出于安全考量,但“6月26日下通知,6月28日执行”的闪电节奏,缺乏必要的缓冲期;高校集体封杀特定品牌充电宝看似负责,却未配套提供任何回收方案;快递公司严守安全红线值得肯定,但“一刀切”拒收反映出应急机制的缺失。这种“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方式,只能保证“问题不出在自己身上”,却让一个系统性问题仍然处于无解状态,其结果只能是让消费者成了“背锅人”。有更专业、科学和系统的路径来破解,无疑需要一个全链条责任体系。比如,企业必须承担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责任,同时建立专业上门回收团队;监管部门应该推动建立“白名单”制度,对认证产品提供快速通道,同时要求电商平台、快递企业与生产企业数据互通,打造可追溯的回收网络。

对于每一个具体管理主体,安全和便利可能是一种对立关系,民航方面要强化安全,必然要牺牲旅客的“充电便利”。但这只是对于单一管理而言,从社会系统治理来说,安全与便利不应该是“非此即彼”“有我没他”的单选题。消费品安全,必须指向“消费者受益”,这就要求在制度设计上讲究源头管控,而不是事后围堵;讲究体系破解,而不是总想责任转嫁。说实话,围绕一个小小的充电宝安全管理,先后出现了高校禁令、民航封杀、快递拒收等“风暴式管理”,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源上却水波不惊,这就有点令人费解。说到底,“烫手充电宝”的治本之策,应该是让企业为产品安全负起终极责任,而不是让消费者在安检口手忙脚乱地寻找3C标识。(肖明君)

相关文章:

观澜丨充电宝这块“烫手山芋”,为啥总烫消费者的手?07-02

金禄电子:子公司目前已批量出货HDI电路板产品06-30

电子烟巨头杀入美容业,岚至的“雾化魔法”能否征服爱美人士?06-29

兴银理财:富利兴合汇宁三个月定期开放7号混合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06-25

网友来论|徕芬:营销输血还是技术贫血06-22

魏栓师等人违规吃喝致1人死亡!中央通报06-20

颖通控股启动招股,中国“香水第一股”如何勇领潮头,创造价值?06-19

莫拿商标文字游戏套路消费者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