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找教育最优解,“小升初”的选择题,解法有多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3:4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五月下旬的杭城,空气中除了初夏的花香,还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感。

手机屏幕亮起,家长徐女士条件反射般抓起手机。最近,家长群频繁“炸锅”——“杭外录取名单出了”“某名校开始秘密游园”“对口初中‘特色班’在摸底”......每一条消息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这个升学季激起涟漪。

上周,1920位六年级孩子经历了一场特别的“考试”——杭外语言能力测评,最终320个孩子率先“上岸”,而更多家庭的小升初战役才刚刚打响。

手机不离手、群消息刷不停,成了不少六年级家长的标配。“看到‘小升初’三个字就心跳加速。”一位爸爸苦笑着展示他置顶的五六个家长群。

教育的选择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一心想要一个民办初中“摇中”名额,也有人开始重新打量孩子那条走了六年的上学路——小学隔壁的初中,五六分钟的脚程,熟悉的伙伴。在当下信息爆炸的升学季,最难得的不是获取更多消息,而是在喧嚣中听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预计下周,杭州将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通知,小升初各重要时间点也将出炉。

故事A

六分钟的上学路

“收到XX民办的橄榄枝了!”

“学霸被特色班提前锁定!”

“今天去XX学校游园了!”

家长群里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陈静的手机屏幕不断亮起。

在这个小升初的敏感时期,陈静却出奇地淡定。她放下手机,望向窗外——从这里能看到女儿未来要上的初中,步行只需六分钟。

陈静和丈夫从小城高中考进985名校,研究生毕业后在杭州安家。当年买婚房时,他们特意选择了新兴学区。“小学学区是一所名校的集团化分校,口碑很好。对口初中比较普通,那时候民办初中还能自主招生,我们都计划让孩子初中读民办。”陈静回忆。

但最近几年,这位学霸妈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次接送女儿时,她都会特意观察那所家门口的公办初中:清爽的教学楼、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放学时学生们的笑脸。更重要的是,她从每届家长口中了解到,学校的升学情况越来越好。

上个月底的初三一模成绩,成了压垮陈静对老牌民办执念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拿着收集到的数据对比发现,家门口的初中不仅头部学生成绩亮眼,中上段学生也呈现出可观的分布态势,与老牌民办、民转公学校相比毫不逊色。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陈静把数据甩给丈夫时,这个曾经坚持要让孩子读民办的理工男也愣住了。他们算了一笔账:省下的通勤时间可以多睡半小时,不用提醒吊胆能不能摇上,而公办不用学费,等于少花一大笔钱,最重要的是——女儿能和熟悉的伙伴们继续同校。

“老牌民办和民转公学校的优势已经在缩小。”陈静感慨,“在公办初中拿分配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让她意外的是,由于越来越多优质生源选择留下,校内竞争反而变得激烈了。“不过,这两年看下来,对口公办的头部学生就算在全市‘裸考’也一样有实力。”

做好这个小升初决定后,最开心的莫过于女儿。知道能和好朋友继续同校时,小姑娘兴奋地列出了一长串“初中还要一起做的事”:参加同一个社团、继续结伴上学、周末相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陈静眼中恰恰是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看着群里为要不要摇号焦虑的家长们,她想起一句话,教育不是选择最好的学校,而是选择最适合的成长方式。窗外,那所六分钟可达的初中正在晚自习,教室温暖的灯光,仿佛在等待女儿的到来。

故事B

顶配学区房vs陪伴时光

上周六的餐桌上,周欢把两份资料一一摊开。

一张是儿子小齐去家门口初中打球,看着校园里无人机社团的海报,一张是小时候的小齐在老旧的学区房的照片,学区房是公婆二十年前为孙子准备的“教育保险”。

半个月前,一家人最大的期待是小齐可以顺利上杭外。小齐的成绩不错,英语尤其突出,自理能力强,确实适合杭外,但摇号没上,他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升学路。

爷爷奶奶的视频电话气势很足:“小齐,一定要去A学校,老房子虽然小,但初中在全市都是顶尖啊!”外公外婆也发来语音,反复叮嘱:“现在的对口初中太‘菜’了,别耽误孩子!”

四位老人嘴里的“菜中”,在周欢看来,其实没那么“菜”。“十多年前,的确有点‘菜’,但这几年,发展得很不错,在区里也算得上中上水平,尤其是头部学生,实力挺强。校园大,又翻新过,社团也丰富。”

如果去“顶级学区”的老房子,齐爸每天通勤时间要翻倍,等于“穿城上班”。而且,这也意味着要么全家挤在50平不到的房子里,要么“父子分离”,平时她和小齐为了读书住老房子。“爷爷奶奶说,如果我们忙不过来,他们可以周一到周四住老房子,照顾小齐。但我觉得初中生,爸妈缺席不好。”

小齐也加入了讨论:“其实我们班主任说,对口初中还不错,总人数多,分配生名额也不少。我后桌的姐姐就读的这里,她分配去了重高。”这个六年级的孩子已悄悄做过功课。

随着分配生比例提升,通过分配进入重高已成重要的初升高的趋势。而且,家门口初中的特长生发展也不错,周欢听说,去年有20个左右学生通过特长生升入重高、优高。

“观念真的变了。”周欢感慨。她想起表姐十年前的选择,全家挤在只有两个小房间没有客厅的学区房,就为读名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看重“适合”而非“顶尖”。一家人有着舒适的生活也很重要,而且,孩子的初中三年始终有爸妈陪伴。

随着分配生比例的增加,通过分配生进入重高,已成为初升高的重要通道。在不少家长看来,公办初中的资源将会充分被利用,在选择初中时会更加看重学校的综合实力,毕竟靠裸分考进重点高中更难了,而有些家长会更加关注特长生等方式。

近些年出台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分配生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后,杭城教育格局发生变化,家长们对于小升初的选择也随之调整。

实际上,这几年,各公办初中的生源流失率也越来越低。记者从多所公办初中了解到,比起多年前对口小学有众多小学毕业生选择摇号去民办初中,这几年,大部分毕业生都会选择留下。也因为如此,近几年,多所公办初中也在为入学高峰储备师资,加大招聘教师的力度。

周日下午,父子俩照常在小区打球。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齐爸突然说:“三年,足够教你我会的羽毛球技巧了。”

全家已达成共识,就去家门口的初中。那套老学区房,打算再次出租。

周欢正在制作新的日程表,周五傍晚羽毛球,周六无人机,周日家庭日。那些被标记的亲子时光,或许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寻找教育最优解,“小升初”的选择题,解法有多种05-24

女儿要填志愿了,学霸爸爸做了一份PPT:确保不浪费中考每一分05-18

襄阳市优秀残疾人代表陈传会受邀 走进黄冈高校讲述自强故事05-14

五年前儿子在中考前一天离世,如今这位丽江母亲迎来新生命05-11

事关大连中考,官方最新解答!05-11

企业家母亲卖掉企业救儿子,脐血移植改写罕见病儿命运05-11

李小璐贾乃亮五一陪女儿出行!甜馨扎马步帮妈妈拍照,网友催复婚05-05

滨海实验幼儿园吴家埠园区举办“初夏,我们在乡村聊‘衔接’”家长沙龙活动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