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公示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表彰对象名单,国网湖南电科院不停电作业组组长、二级高级专家李金亮入选。
从带电作业“急先锋”到科技创新“领航员”,李金亮在守护万家灯火的背后始终践行着“不停电”的承诺。他是星夜驰援的“排头兵”,是技术突围的“智囊眼”,也是倾囊相授的“薪火人”。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国网湖南电科院电博士“求实、创新、坚韧、图强”的品格特质,以使命驱动、韧性生长的精神图腾,投身于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当中。

创新技术攻难关 智慧成果护安全
不停电作业是提升生产生活用电可靠性的“利刃”。2015年,李金亮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后,十年间一直从事不停电作业。近年来,他积极推动电力停电检修向不停电检修转型,在电网线路带电作业方面攻关高精尖技术,创新研发电力防灾设备,在抗击冰冻灾害、守护万家光明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在装备研发、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潜心攻关,应用多种技术手段生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2024年2月春节期间,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湖南地区多处电力线路出现覆冰。在衡阳常宁县一处配网覆冰线路上,沿线爬行的机器人“小黄”飞速转动机械手臂,所经之处,线路冰层顷刻碎裂。
这貌不惊人的机器人正是李金亮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带电除冰机器人”。他秉持智能化转型的思路,将视觉识别、无线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敲击振动、碎冰作业创新结合,历时多年研发该成果。装置在提升配电网除冰效率的同时,有力保证了线路除冰所带用户供电不停和检修人员安全。
这年寒冬,“小黄”在国内首次应用于特高压线路地线除冰,有力保障了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湖南、云南等地抗冰保网的现场应用中,该成果守护了高寒山区居民可靠用电,在全国广泛应用,创造约3.8亿元社会经济效益,获“振兴杯”青年创新创效竞赛全国金奖,相关工作获央视和光明日报专题报道。
2021年冬天,一次在供电所再平常不过的技术帮扶,让李金亮萌生了另一个创新思路。
“看到供电所检修人员举着绝缘杆敲冰,我想到可以做一个从地面自动升降的电动绝缘杆工具,来完成带电作业指定项目。”带着这样的想法,李金亮结合湖南省丘陵山区的典型作业地貌,研制出便携式远端作业工具及快复电装备,该装置可在地面自动升降后完成断接引线、挂接旁路电缆作业,在极大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相关成果获湖南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一等奖。
李金亮一直把“做一个靠谱的人”作为自己工作的信念,也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前行。2020年起,他针对带电作业高空、高压、高强度的“三高”特点,先后编制《“快复电、后抢修”典型作业方法》等工法15项,牵头或参与编制国标、行标5项,获颁专著4部,发表的标准、专著和工法已成为保障带电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教科书”。
冲锋应急保供电 带电一线显担当
“爸爸,你在哪里呀?”
“爸爸在重庆,等这段时间忙完了,就回来陪你玩。”
去年8月中旬起,重庆地区出现了41天的连晴高温天气,期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2天。8月28日,国网总部紧急调配4个网省公司支援重庆高温保电。接到任务后,国网湖南电科院“电博士”共产党员突击队迅速整合全省7个市州公司车辆和装备,李金亮作为其中一员,连夜前往重庆开展应急保电工作。
当天重庆市铜梁区日间温度达到42摄氏度,李金亮和同事们顾不上炙热的日光和湿透的工作服,通过不停电接入、核相、检同期并网等系列操作,率先完成首台移动电源车接入并满负荷顶峰出力。连续鏖战十几个小时后,30日上午,湖南公司支援的7台移动电源车全部成功并网,提供近5000千瓦顶峰负荷,支援期间,湖南公司调集的电源车累计投入使用百余台次,守护了居民清凉度夏。
这仅仅是李金亮投身电力保供的一个微小画像。极端天气对电网的冲击让他坚守为民初心的信念不断强大,去年7月,岳阳华容、平江遭遇洪涝灾害,他主动驰援受灾地区,为受灾电力设备开展“健康体检”,积极调度中低压发电车、抽水车等应急装备,高效支撑受灾地区抢险复电。
身先士卒冲在保电最前沿的同时,李金亮将技术的攻关和应用深度融合。他坚信,推动不停电作业更加安全高效,重要的是坚持不懈、持续学习,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与技术创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可靠用电。
为此,他开发了“智慧保电平台”,应用于春晚长沙分会场、湖南省两届旅游发展大会、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等重要保电任务。面对湖南电网夏冬两季用电需求猛增、线路持续高负荷运行的挑战,他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先后赴常德、张家界等地开展小型旁路系统、移动箱变车、绝缘蜈蚣梯等多种新技术运用,拓展作业范围,确保度夏度冬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配电网是供电服务的“最后一百米”,他深知,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而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一直致力于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为服务好这一重点举措,他以推进城市电力建设不停电升级改造为己任,首创计划停电分层分级管控模式,创新构建大时户停电计划管控体系,并组织开展“移花接木不停电,3000多户居民零感知”等全省示范作业6次,应用多种技术方式为百姓提供优质用电保障。
青年先锋领航者 十年坚守铸匠心
配网不停电作业目前面临着装备智能化与实用化冲突、以及面向极端灾害的现有配电网应急保供装备应用质效不高等关键挑战,这一行业瓶颈激发了李金亮将配网应急保供与处置技术作为自身长期坚持研究的方向。
相继参与浏阳冰灾保电、平江防汛保电和重庆高温保电工作,李金亮意识到配网应急保供的极端重要性。同时,电科院杨淼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金亮的行业前辈杨淼长期从事带电作业工作,杨淼热爱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长期感染着李金亮,让他更加坚定了“点亮万家灯火”的信念。
“在团队中注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同时有甘当绿叶的精神,这样才能形成‘1+1’大于2的效果。”正是这种甘当“绿叶”的精神,让行业经验和创新技术的传承在李金亮的身上得以延续。湖南电科院承担着省内科技创新“主力军”和技术监督“智囊团”的重大职责,李金亮作为不停电作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将一线技术攻坚与经验无私传授相结合,为市州公司提供技术帮扶和指导。
近年来,他在基层单位多次组织不停电作业专题研讨攻关和经验交流,全面提升了全省100个带电作业班组作业能力,2024年,全省通过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851万时户,他的“以点带面”有力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在驰援重庆时,需要坚守现场进行保电调试。电话里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让我感到了家人们的温暖,他们给予了我更强大的力量,让我能够心无旁骛投入现场工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李金亮最坚实的后盾。面对电力抢险、科研攻关等重大或紧急任务时,李金亮会快速切换至“战斗状态”,第一时间了解任务情况并梳理工作思路,在参与任务处理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总结思考,直至任务顺利完成。
身教胜于言传。李金亮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工作岗位中,他也更注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一起运动、阅读……这是李金亮化解工作压力的方式,也是他和孩子日常相处的生动画面。
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在技术创新中敢为人先,在社会和家庭责任上主动担当,这是李金亮作为一名青年技术骨干的信条,也是他对新时代电力青年脚踏实地、致力创新的号召。近年来,李金亮发表论文18篇、授权专利20项,获各类省部级奖项12项,为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贡献了电力科技力量。
不停电的承诺,就是不停歇的追求。李金亮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了“求新、求进、敢拼、敢为”的湖南电网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为民生守护“不停电”的承诺。未来,李金亮将继续在奋斗中播种光明,为电网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云柏凝 彭梁
相关文章:
不停电的承诺,就是不停歇的追求05-03
进度条刷新 柳梧铁路东华山隧道顺利贯通05-01
“五一”交通福利!崇义四条城乡旅游班线助您畅行无忧05-01
牵手“国家队”,宁波签下一批高精尖成果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