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管网纵横交错的巷道中,在呼啸的风雪抢修现场,总有一群人裹着厚重的棉衣,手持工具在深夜里奔波。张军,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小店第一供热分公司管网所北工段工段长,就是这群“温暖守护人”中的一员。
十多年来,他和同事们顶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抢修漏点,在狭窄逼仄的热力小室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用布满冻疮的双手拧紧每一颗螺丝,用沾满煤灰的脸庞回应居民期盼。2024年度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殊荣的背后,是无数个与管道为伴的日夜,更是一线热力人“宁肯自己千般苦,不让群众一时寒”的庄严承诺。
应急抢修保民生
在张军的世界里,没有朝九晚五的规律作息,有的是24小时待命的紧张与随时冲锋的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供热管网故障,他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果敢的决策力,一次次化险为夷,在寒冷中为居民送去希望。
2024年12月的一天,小店区平阳街道汾河隧道小区突发“供热危机”——DN125主管道破裂,漏水严重,72户居民家中停暖。作为老旧小区,维修面临着协调难、施工难等困难。接到消息后,张军火速集结抢修人员带着设备奔赴现场。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地下管道老化导致漏点,必须挖开地面更换管道。他立即协调土建施工开挖,带领团队顶着零下低温连夜奋战。直到凌晨1时多,随着管道抢修完毕,温暖重新流入居民家中。第二天,一面饱含感激的锦旗送到张军手中,那鲜红的绸缎上,绣着居民们最真挚的谢意。
2022年3月,南内环快速路上3#小室的DN700焊接蝶阀在热网升压试验时震动剧烈,击流声轰鸣。该小室地处交通要道,阀门安装位置极为狭窄,且旁侧套筒补偿器拆卸难度极大。若办理破路手续,会造成长时间交通拥堵,施工周期也难以预估。张军仔细勘察后,与阀门厂家反复沟通密封垫的规范要求,最终制定出一套无需破路的精细维修方案,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革新结硕果
在张军看来,创新是热力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工作之余,他始终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心态,不断充实理论知识,积极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日常维修保养和冬季运行过程中,张军敏锐地发现诸多可以优化改进的环节。他提出的“优化除污器改造”项目,大大提高了除污效率,减少了因杂质堵塞导致的设备故障;“在一次管网作业工作中排气、泄水方法与抽水设备的优化改进”项目,既节省了作业时间,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板式换热器夹紧螺栓拆卸安装工具”等多项创新,也都是张军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成果。这些项目在公司“五小发明”活动中先后获奖,“电机支架及检修平台”项目更是在山西省机冶建系统“五小”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这些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不仅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本,更有力地保障了供热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薪火相传育人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热力人”,张军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面对新来的技校生,他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
2017年,集团公司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自此张军每年都积极参与对一线年轻工人的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工作。他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组织系统学习。同时,他还带领徒弟们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职工技能比武,为他们搭建与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接轨的平台。经过多年的悉心培养和严格实操考核,多名职工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越来越多的年轻技工成长为骨干力量。
从初入行业的青涩小伙,到如今的行业楷模,张军获得了诸多荣誉: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2021年、2023年、2024年“太原市个人二等功”……面对这些,张军始终谦逊低调。他说:“成绩属于过去,守护万家温暖的路还很长,只要群众需要,我会一直在供热一线坚守。”
太原日报 记者 阎轶洁
相关文章:
昆明市强戒所联合省一所、省女所参加昆明市心理赋能运动会05-23
情系热力事业 守护万家温暖——记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军05-23
老河口供电:核心业务“亲自干” 自主实施“动力足”05-20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央视《新闻直播间》:辽宁开展城市体检 为城市更新精准“把脉”05-18
证监会: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特别是绕道减持、变相减持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行为05-15
村民喜提新房圆安居梦!广州白云明星村4226套安置房完成交付05-11
以花之名 致敬母爱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