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家视线:AI虚假信息治理应夯实平台责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34:00    

通过AI换脸实施诈骗、生成虚假新闻、仿冒公众人物生成的虚假视频……近年来人工智能滥用的问题不仅误导消费者、侵犯公民权益,更扰乱了社会秩序。2025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虚假信息治理成为热议焦点,多位代表委员强调应通过完善立法、强化技术监管、压实平台责任等手段加大对AI虚假信息的治理力度。

作为虚假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平台是AI虚假信息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社会各界期待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治理中进一步夯实其主体责任。

互联网平台的复合属性,使其社会责任履行存在显著复杂性。互联网平台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技术支撑,成为聚合海量信息内容、聚集广大内容生产者和接收者的信息枢纽。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作为开放性传播平台的媒介工具属性,二是具有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独立实体。不少互联网企业作为社会信息沟通的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互联网企业由资本驱动,经济效益是其核心决策因素。在特定情景中,这些属性相互冲突,社会责任的担当可能会被迫让位于商业利益。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作为网络综合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既是网络管理的参与者、内容监管的执行者,也是市场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对象。互联网治理责任边界的多元性与可塑性特征,使互联网平台的AI虚假信息治理实践容易出现责任错位、缺位和越位等问题。

在操作层面,互联网平台于内容把控、规范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欠缺,也导致其在参与AI虚假信息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互联网平台在发展初期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忽视内容把控,随着互联网生态愈加复杂,平台运营主体缺乏把握信息内容导向与精确审核能力的问题也愈加凸显。不少互联网平台的规范建设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平台规范执行倾向于删帖、封号、下架等简单方式,易加深与网民的矛盾;二是平台规范的出台与修订存在滞后性,缺乏前瞻性预判和系统性规划;三是传播监管机制不完备,具有被动性、随机性和权变性。

围绕AI虚假信息治理,互联网平台需形成明确的环节划分与内容分工,从三大层面逐步完善治理体系:

一是规范账号信息与行为管理。平台治理始于账号治理,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乱象与虚假注册账号有关。在这一环节切实承担账号治理的主体责任,能为互联网平台后续的内容管理与风险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互联网平台应不断加大对账号行为的监管与治理力度,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打击各类虚假账号,进一步规范账号主体行为。

二是完善内容运营与生态管理。互联网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平台算法的技术水平与运行机制,以内容本身为推荐依据,帮助普通用户生产的优质内容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用户参与内容的生产与创作,优化平台内容生态。此外,进一步发挥编辑的专业判断能力与热点策划能力,提升平台内容的整体水平,防止平台内部的信息生态混乱失焦。

三是强化数据安全与风险管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学习,带来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的隐患。互联网平台应参照“以AI治AI”的理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虚假信息检测、内容审查与过滤、数据研判等方面助力虚假信息治理。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安全技术,形成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与管理机制,提升平台的整体安全指数。

整体而言,在AI虚假信息治理中,互联网平台履责是一项兼具复杂性与重要性的时代命题。互联网平台须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平衡各方利益,善用技术之利,防范技术之弊,通过制度规范与多方合力,不断提升治理水平与能力,助推中国互联网健康与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专家视线:AI虚假信息治理应夯实平台责任04-23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互联网+”食品安全培训04-23

互联网档案馆资金告急,哈佛学者痛批美国政府“数字焚书”04-22

守护国家与个人信息安全 警惕扫描成泄密“推手”04-21

京东致歉:今起,所有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04-21

教培机构失守、电商订单解密、求职网站造假…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04-21

国安部:机关工作人员用软件扫描涉密文件备份网盘致重大泄密04-21

大尺度色情语聊、撮合卖淫嫖娼!交友软件暗藏“桃色陷阱”04-20